- A+
明朝太医院有位太医,叫叶镜,江南人。
有一天他外出溜达到城门脸儿,瞧见四个人抬着一口薄皮棺材,后边跟着一个男人。手里拿看殃榜。殃榜就是死者的证明书。亡者得的什么病,什么时候出殡。要由阴阳先生给写明,以便出城时检查,要不,出不了城门。
叶镜一瞧,“嗯?不对,您停一停。”
这男的正烦着哪:“怎么回事儿您哪?”
“这死的是你什么人?”
“咳,是我家里的(那时候管媳妇都叫家里的、内人、敝房下)。”
“她是怎么死的?”
“生小孩没生下来。”
“快搭回去,搭回去。”
“啊?”
“不要出城,这人没死。”
“您……”
“我说了算。我是叶镜。”
“哟,是您哪!也许敝房下能够有救。”
当时把棺材拉回家去,停放在院子里头。打开棺材,把人搭在炕上。叶镜掏出毫发金针,按照关节穴位扎了三四针,随着行针,随着起针。眼看着这个女人就有点活动气了。针起完了,就听到这个女的喘息声。又行针,又起针。这时候“哇”的一声,孩子生下来了。
孩子得生,妻子得救,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喜事,贫寒之家,可不容易啊!这男的跪在地上连着磕头。叶镜哈哈一笑,赶紧地让把产妇盖好了。
他洗洗手,又拿出几钱银子,要走,这男的赶紧地跪在前面拦住了他,“大夫您怎么知道我媳妇没死哪?”“这棺材是薄皮棺材,如果是沙木十三圆、茵陈或黄柏的。那就完厂,憋也憋死了。
怎么回事哪?你媳妇的骨缝没开,孩子生不出来,可是这孩子活着哪,他在里边乱抓乱挠,碰了她的心了。心最娇嫩,这一碰不要紧,你媳妇就昏迷气绝了。
薄皮棺材滴滴达达流的这血不是死人血,死人的血是凝的。这滴的是血珠,所以我知道这妇人没死。如果是黄柏的棺材,这血就流不出来了,我也看不见了。她也就没救了。我拿针一扎哪,孩子在肚子里头不乱抓乱动了,老实了,所以你媳妇才缓过气来,才能够顺胎顺产。
总算是你们大人孩子有福分。得了,拿这几钱银子。好好地照料产妇吧。”这妇人也要起来道谢。大夫说:“不能起来,你得好好地休息。”男的送到门外,磕头送走了叶镜。
讲述者:胡玉民
采录者:戴德元
采录时间:1986年
地点:东城区
文章来源:中国民间故事集成